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单位名称: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老招待所中楼2层
话:027-67867730
真:027-67867648
编:430079
箱:978849925@qq.com
通知公告
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2014年度工作总结
 作者:Admin    时间:15-01-31 02:57    来源: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014年,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学校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坚持以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积极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引进人才,深入开展项目合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管理创新等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研究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根据学校要求,现将2014年度有关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深化城乡一体化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献策出力
(一)围绕发展,选准契入点,主动提供对策建议
2014年年初,研究院适应发展需要,围绕大局,先后与民政部、省发改委、省农办、省人社厅、黄石市、黄冈市、荆门市、随州市、恩施州等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商合作,确定了“农民市民化”、“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均等化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长江经济带打造”等13项重大课题,面向全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行政、事业单位及其符合条件的机构、社团和个人、公开招标。经过严格的自主投标、匿名评审、专家审议提出意见后,研究院综合评审意见最后从13项投标课题中确定了12项课题中标,并分别与项目负责人签订了课题研究协议书。
各课题组负责人组织研究人员,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调查、收集资料、组织座谈、听取意见,开展课题研究。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研究院领导组织专家分别听取了各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报告,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并对下一步论文的修改和结项提出了明确要求:研究成果必须通过核心期刊登载或副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委托方认可才算结项。截至12月底,已有“农民市民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10多项研究课题按期结项,交付签约方参照实施,并在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发表,还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2014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两本专著,受到业界的好评。其中由研究院院长蒋大国同志撰写的《打造长江经济带的思考与建议》一文被《人民日报内参》、《中国经济时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政策研究》等权威报刊刊载,并为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措施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二)适应需要,突破难点,积极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院主动与民政部及发改委、人社厅、民政厅、农业厅、省农办等有关部办委联系,及时了解其需求,迅速组织专家和教授,深入进行专题研究,主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2014年,研究院已为省政府及发改委、人社厅等有关部门调研起草了《推进湖北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意见》、《湖北省重点项目建设与投资对就业的影响》调研分析评估及民政部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及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发展等重要问题的研究,为湖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政策措施及国家有关部门办委出台政策措施提供政策建议。特别是本院会同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经过深入全面调查分析,科学论证评估,撰写出版了《2014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报告以理性的视角、前沿的理论、科学的指标、客观的数据、动态的监控审视的方式,全面科学分析评价了2013年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经验、产业基础与特色、发展成就与优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明确提出了发展潜力与对策建议,并紧密围绕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向国务院及有关部办委和省市政府建言献策,形成了多项专项报告,供领导决策咨询参考,获得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赞许。2014年12月,两院在武昌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凤凰电视台、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40余家新闻单位出席发布会,并作了专题报道。
(三)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努力为地方发展提供示范基地与平台
2014年,为了让科研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政策措施、示范基地与平台,切实提高教研人员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研究院经过深入考察和研究,先后在随州市高新开发区淅河镇、大冶市保安镇、黄梅县小池镇和恩施州龙凤镇,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创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等四个综合试验基地与示范区,主要由试验区提需求,研究院经深入论证评估后制订方案并加强具体指导,协同探索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新经验,不断提高科研实效、水平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制订了《随州市淅河片区“美丽村镇建设示范点”总体规划》、《大冶市保安镇“美丽村镇”建设具体规划及实施方案》、《恩施州龙凤镇旅游规划》及《黄梅小池镇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建议方案》,有效地指导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一)拓展研究生生源
2014年,研究院进一步提高对研究生招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坚持研究生条件,创新研究生选拔机制,坚持以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为评价重点,通过笔试、面试综合考评、校内校外教授集体考评等相结合方式,选拔优质研究生;积极拓展研究生生源,加强与协同创新院校和校内合作院系的联系与合作,主动争取调剂“211”或“985”高校的高分考生,优化调整招生学科专业结构,立足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的协调平衡,在全国范围内择优录取了36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34名,博士研究生2名),其中“211”、“985”高校高分考生占35.3%,二本以上的考生占80%,分别比去年高出15和35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选拔质量
(二)创新培养机制
2014年,研究院进一步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探索“协同——跟进”模式。现有57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分别依托五个校内学院(经济学院、社会学院、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教学和资源优势,采取协同“跟进式教育”。即:院内部系统主动加强与外部系统联系协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践教育、思想教育等课程,及时掌握课程进度和学生思想动态,通过健全制度跟进跟踪进行培养与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专家、教职工参与的“多位一体”的科学评价体系,着重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学习掌握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提高有机统一的评价标准;不断落实完善双导师制度,聘请多位校外知名教授和实践经验丰富、德才兼备的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高端人才为研究院研究生导师,定期为研究生授课;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和定点调查分析,不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建立培养基地
2014年,按照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整体部署,研究院积极探索科教结合培养机制,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来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研究院逐年将城乡一体化发展实验平台打造成研究生培养基地,先后与随州、鄂州、黄石、黄冈、荆门等市及省人社厅、民政厅等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并利用教学实习和暑假期间,组织研究生分别到基地开展教学实习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关课题研究及有关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积极培养提高研究生服务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及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能力与创新精神。
(四)强化思想教育
2014年,研究院通过多种形式和有效的方法,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主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研究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定期组织导师、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板报、宣传栏、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定期与家长联系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并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探索“师长—家长”双向互动的德育教育模式等,有效提高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预警性。
(五)优化师资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2014年,研究院本着打基础、管长远的战略需要,着手创建人才资源库。一是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培养选拔一流的创新教研团队。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的有关文件规定,我院立足需要,面向全国,采取平等竞争、公开招聘、择优选聘的方法,引进高水平人才参与研究院科研和教学;二是通过项目合作,继续凝聚、充分发挥协同单位教师、科研人员的优势与主体作用,吸引校内外更多优秀教研人员投身于教研工作中来,力争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运用课题公开招标,凝聚校外教研人员和地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科研和教学工作,不断优化教研队伍结构,提升教学及科研水平。

三、创新运行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组织运行机制创新
2014年,研究院立足实际,适应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了组织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中心理事会及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和教学与学生考评、指导及监督机制,规范课题招标、研究及其成果与教学的评价,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实效;二是强化各研究平台的负责人与首席专家责任。研究院充分发挥研究平台的负责人和首席专家的积极性、创新性,直接由其确定各研究平台具体的专家人员构成及与合作单位的协作内容与方式,并负责具体的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研究院定期听取汇报,现场指导。三是完善与协同单位协作联系机制。研究院除与省、市行政机关、有关院校建立协同创新关系,还与《经济时报》、国家民政部、扶贫办等部门和单位建立联系协同机制,定期听取他们意见与需求,请他们来院介绍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热点难点,协商科研课题和重点热点问题,并签订了合作协议,有效地推动我院科研及教学工作。
(二)人事管理机制创新
2014年,研究院进一步进行了人事管理机制创新。一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研究院设科研成果奖和个人荣誉奖。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获奖、专利、专著、论文)等,第一署名单位为研究院或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院按学校认定的获奖成果类别全额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他顺序署名的,按获奖成果类别全额的20%给予奖励。个人荣誉(劳模、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等),按学校认定的个人获奖级别的奖励标准的50%,给予配套奖励;二是创新人才管理模式。研究院采取“以需定岗、以岗定责、公开招聘、绩效挂钩、科学考评、双向选择、自主流动”的办法对教研队伍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机制、绩效挂钩的工资分配机制、学术论文科学评估机制等,不断提高研究院的工作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
(三)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2014年,研究院进一步进行了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一是推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对于研究院科研选题和方向调整具有一票决定权;二是实行课题招标制。研究院讨论确定选题后,直接上网公开招标,经专家评审确定后实施;三是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科研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14年,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高端人才引进不够,科研队伍急需要进一步充实优化提升;二是二级学院法人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健全与完善,应允许二级法人学院在法规政策及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范围内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三是对外交流、合作、协同创新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有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拼搏,研究院在新的一年里将进一步发挥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研究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老招待所中楼2层    邮编:430079     版权所有: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鄂ICP备 06002094号

联系方式:    电话:027-67867730     传真:027-67867648